最新最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

原创 David  2023-07-19 18:00  阅读 181 次
>明月合作型SEO

今天聊聊马哲或者说哲学的两大主义之一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定义

说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按其特征来定义的,是为了说明马哲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和旧唯物主义相区别,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以前,旧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在社会历史解释上,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到英雄人物和历史人物或者神的创造,反过来说,是承认个人创造了历史,或者是神的安排,是必然的,这就不符合唯物主义的定义,再一次陷于了唯心主义。

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一半是,一半不是的意思。也叫旧唯物主义(也就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总之,一句话,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并存,所以说它不彻底。

马克思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后,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来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再结合实践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去全面的考察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而后又对社会历史的进程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解释,这就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带着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法又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简单的用唯物主义来解释历史,这里唯物主义是带着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运用。

什么是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这里物质是哲学范畴,具有客观实在性,具有广义性,和物理学的物质有区别),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本体,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统一于物质。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体,前提是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承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承认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等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的主观精神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互相作用推动人类和世界的发展。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也可以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本体,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关系,互相作用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两对基本矛盾,辩证统一,互相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社会历史的认识论叫历史唯物主义,也叫唯物史观。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社会的发展规律问题,马克思解释了社会发展是由两对基本矛盾构成的综合体,这两对矛盾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哪两对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如图,这两对矛盾是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这两对矛盾的互相作用,协调发展才是推动社会历史不断更替的动力。

下面解释下,这两对矛盾的四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什么意思,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 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 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一句话总结: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由哪些要素组成?

生产力

看上图,生产力由三部分要素组成: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的主体)、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人,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以各种方式参与物质生产过程的脑力劳动者。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其中以生产工具为主,也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必要的其他物质条件,如土地、生产建筑物、动力、交通运输等。

劳动对象是指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包括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资料和经过劳动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原材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并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人的要素,生产资料是物的要素,两者均不可缺少,但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是能动的要素,是人创造物,使用物,不断改进和提高物的性能。生产资料只有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是人的劳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物的要素也十分重要。其中,生产工具直接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它不仅是衡量人类劳动力发展的客观尺度,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指示器。

最早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三个因素的关系是这样的:

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看作“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认为“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

②什么是生产关系?

人们在参与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指的是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

简单理解: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首先生产关系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其次同人们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力相适应,就把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结构的内容统称为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由三部分内容构成: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归谁所有;

(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3)由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主要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

③什么是经济基础?

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叫做经济基础,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如上图所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④什么是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统一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又一对基本矛盾。

以上构成社会发展的这两对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把社会看成一个活的有机体,社会生机勃勃的发展就是由这两对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运动变化,互相作用构成了社会的发展总趋势,也叫社会的内在动力机制。

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是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会怎么样呢?

上层建筑需要适应经济基础,反过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如果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最根本是决定力量,如果生产受到桎梏,社会就会停歇动乱,就不能畅通的发展。

如法律是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全的措施,只有人们生活秩序正常,人生安全有保障,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会有社会的正常发展秩序,进而才会有经济的稳步增长。

同样,一个国家的文化思想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就会对经济基础起促进作用,这都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反过来,经济基础发展好了,经济提高了又会促进政治、法律、思想等上层建筑进一步提高,二者对立统一,辩证发展。

经济基础,也就是总体的生产关系发展的好了,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就会带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就受到桎梏,生产关系落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继承旧生产关系因素的前提下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方式有改革或者革命。

旧的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从而解放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永恒发展,推动社会不断的更替,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会打破现有的生产关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社会的更替就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的螺旋式向上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就是打破旧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严重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严重桎梏,当调整生产关系无法解放生产力的时候,就是时代需要大变革的时候。

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要发展下去的,这就是社会为什么要不断改革和调整的原因。

改革就是为了不断的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改革就是为了不断的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教员后的每一代领导人都是改革家,这个改革是没有终点的。如果不改革,社会就会出问题,不断的改革社会制度、发展文化思想建设、调整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等,最终都是为了能解放生产力,适应生产力,都是围绕这两对矛盾展开的。

如果你看到这里,这些关系理清楚了,基本就明白了社会的发展机制,甚至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做正确的预测,对于我们国家的政策就能有科学的解读,会知道我们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走向何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所在。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呈螺旋曲折式上升的。

四、历史的创造者

从发展规律的形式来看,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因素盲目的互相作用中,历史规律形成于人们有目的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即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

唯物主义历史观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以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英雄创造历史等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了界限。

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人”创造了历史这一点儿上,而是更深入的考察社会,社会的人又分为群体和个人,考察了群体和历史、个人和历史及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区分参与者和创造者,从而科学的解答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自觉地意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原因有三: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所以,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绝不是空喊口号,这是真理。

以上就是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论。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还有另外的问题,就是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同时也是由世世代代无数个人的活动所造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而且科学的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这里所指的个人,不仅有作为人民群众一员的个人,而且有不属于人民群众范畴的个人,不能简单的把“个人”的集合等同于人民群众。根据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性质,大小却存在着差别。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又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又可区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杰出的历史人物是对历史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反动的历史人物就是对历史的发展起阻碍甚至导致社会倒退的人物。

社会的发展不可否认历史人物的积极作用,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有非常多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他们是站在潮头的人,都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再厉害的历史人物,再大的力量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都是渺小的,任何历史人物都不可能最终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进程。

如马克思,如果没有前人的努力,没有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一代代哲学家的推动,没有达尔文等生物进化学说,细胞学说,物理学说,数学的发展,就不可能有马克思的成就,他的成就是奠定在无数前人的努力基础中的集大成而已。如教员,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人们群众积极起来反抗,积极投身革命,教员一人之力又如何能改变社会丝毫。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唯物史观给出的方法是,要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时代的特质和历史的局限性。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夸大或者过分美化古人是错误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刻前人,也是不可取的。

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必然要受到阶级关系的制约,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如曾国藩可能是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但绝不可能是中华民族救亡的中兴名臣。这就是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不能忽略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作用,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决定力量,更不可能改变历史总的发展趋势。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和阶级属性中全面考察,综合评级。

六、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关系

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关系这个问题很好理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

“人”才是社会的根本,没有了人,也就无所谓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又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社会性,离开了社会发展,谈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人的发展是依赖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推动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价值观需要和社会价值观相符合,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也会推动个人的发展。我们的价值分为个人自身价值,也即是自我价值,个人的自身发展的价值,为满足自身需要所具备的创造,生活物质层次,个人的思想水平等综合的考量。

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在社会群众中,对社会的贡献价值,主要是在社会活动中,对社会的贡献力量的大小而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共产主义社会所体现的就会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生命尺度和发展空间。自然和必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

人的自由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利用其改变自己,改造世界。必然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只有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除“物”对人的统治,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自由王国就是人支配物,人自由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就大体写完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辩证唯物的认识历史,让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脉络,人们在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到这里,我基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总共完了,内容不多,但要理解透彻还是很费劲的,读这些哲学类的书籍,是一种挑战,人的思想也在刷刷的进步,随着深入的学习,我们的世界观和思想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本文地址:https://www.rrdsyy.com/2105.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号名称暂无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明月SEO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西安网站制作

发表评论


表情